邵陽新聞網(wǎng)4月9日訊(通訊員 翟雨婷)4月9日,新邵縣人民法院檢察官走進新航初級中學,開展“利劍護蕾”校園普法專題宣講活動。本次活動聚焦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通過案例剖析、法條解讀與互動問答相結合的方式,深入解析法律紅線與自我保護策略,為青少年筑牢法治安全防線。
以案釋法:揭開性侵害犯罪隱蔽性
活動伊始,檢察官以近期社會熱議的典型案例切入,剖析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的特征與危害。她援引“權某某”“金某某”的案例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guī)定,未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無性自主權,任何與之發(fā)生性關系的行為均構成強奸罪,無論當事人是否‘自愿’!”這一法理闡釋引發(fā)全場震動,令師生深刻認識到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絕對保護立場。
犯罪手段剖析:警惕網(wǎng)絡時代新型陷阱
檢察官結合司法實踐,系統(tǒng)梳理性侵害犯罪的三大典型案例,她特別強調(diào),8至14周歲未成年人因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社會經(jīng)驗不足,極易成為性侵害犯罪的“高危群體”,并借助圖示明確界定“內(nèi)衣覆蓋部位為法律保護的隱私區(qū)域,禁止任何形式的觸碰或拍攝要求”。
法條亮劍:嚴明刑責震懾犯罪
針對犯罪行為法律后果,程檢察官逐條解讀核心罪名,并向?qū)W生提出三點核心建議:嚴守法律邊界:遠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禁止進入的娛樂場所,規(guī)避潛在風險環(huán)境;強化網(wǎng)絡素養(yǎng):謹慎處理網(wǎng)友關系,拒絕非必要線下接觸,切斷犯罪誘導渠道;建立應急機制:遭遇侵害威脅時立即固定證據(jù),第一時間向監(jiān)護人、校方或公安機關求助。
諄諄寄語:以法為鎧,靜待花開
宣講尾聲,檢察官以溫情而堅定的寄語作結:“同學們,你們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更是法治社會的未來建設者。唯有珍視青春、敬畏法律,筑牢自我防護意識,方能抵御成長途中的風浪,讓人生之路綻放應有的光彩!”
本次活動通過真實案例的警示性與法律知識的權威性融合,切實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觀念與自護能力。校方表示將持續(xù)深化檢校合作,共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法治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