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微涼。太陽下山的時間尚早,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思源小區(qū)的廣場上,跳舞的大媽們在勁爆的音樂聲里歡快地變換舞姿;依山而建的思源亭里,大爺們搖著蒲扇談天說地,一陣陣含著香煙味的笑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則撒了歡似的在人群中瘋跑,把籃球拍得咚咚響。
時間不語,卻是最忠實的記錄者。四年來,這個廣場見證了647戶2814人在此開啟新生活,他們從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搬遷至此,住進了共19棟的新樓里,對于他們而言不僅經歷了生活圈的“大遷徙”,更迎來了命運的“大轉折”。過去,他們因“一方水土養(yǎng)活不了一方人”而陷入困境;如今,他們因“一方水土富了一方人”而抖擻精神,過上了向往的生活。
遇到困難,隨時能找到解決的人
2018年,44歲的孫雁齡離開家徒四壁的房屋,搬進位于七江鎮(zhèn)高家村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新房里。
她的老家寨沖村地處望云山深處。從家到集市上,走路需近3個小時。由于地勢偏遠,山路崎嶇,生活極為不便,產業(yè)更是難以生根發(fā)芽。
“夏天去趕集買塊肉,還沒到家,肉就有了變質的味道!用電也不方便,家里要常備四五個穩(wěn)壓器?!闭f起那時的日子,孫雁齡眼角濕潤了。
幾乎被大山困頓了半輩子的孫雁齡早已習慣了“燒柴煮飯、獨門獨戶”的日子。剛搬過來時,要學會用煤氣,碰到鄰居,甚至不知如何嘮家常。
回到大山里?不行,窮山長不出“金元寶”。在新房住下去?也不適應,一堆要學的東西有時候并不“友好”。這樣的“糾結”不止孫雁齡有。
“村民剛搬來時,面對他們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很是頭痛。”安置點興業(yè)小區(qū)黨支部書記孫亮鳳向記者介紹,“但群眾有了困難時,一定要能找到人,找到了人還要能解決好?!庇谑牵惶赘采w到每一位搬遷群眾的管理模式成為了關鍵。
通過“小區(qū)管委會+物業(yè)公司+樓棟長”的“三位一體”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構建“黨支部+黨員+群眾”的黨建網格,壓實屬地、遷出地、縣領導、部門四方責任,縣城和鄉(xiāng)鎮(zhèn)的集中安置點均由縣級領導聯點包干,其中縣城兩個大型安置點分別由縣委書記、縣長聯系,其他每名縣級領導聯系1個鄉(xiāng)鎮(zhèn),帶頭結對幫扶2戶監(jiān)測戶,聯系3戶脫貧戶、5戶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戶,確保群眾的事情有人管、及時管、專人管。
同時,完善社區(qū)自治、法治、德治、善治“四治合一”的社區(qū)治理體系,建社會救助、群眾互助、糾紛調解等志愿性服務組織10余個,選聘72名精明能干的搬遷群眾擔任樓棟長。
當記者見到正在小區(qū)里遛彎的肖大媽時,她已沒有剛來時的“生分”,主動介紹起自己的生活。
“煤氣灶是志愿者教我用的,現在有事就找他們。”肖大媽剛搬過來的時候兩眼一抹黑,就記著那句:“有事就找管委會?!?/p>
當每一個“新移民”都對應到了為他們負責的人,很多工作才能開展下去。4來年,每個安置點都想盡辦法,就是為了讓像肖大媽這樣的村民更加順暢地變?yōu)槭忻瘛?/p>
來自七江鎮(zhèn)的陽義軒對此感受頗深?!半m然從窮山溝搬到城里,距離只前進了幾十里路,生活卻進步了幾十年?!彼矚g將這句話掛在嘴邊,來形容搬遷前后的生活變化。
剛到小區(qū)時,陽義軒家里除了水電氣的使用外,還有一些手續(xù)和證件的辦理,讓搞不清流程的他感到十分為難,“但只要走進管委會,隨時就能找到幫助自己的人!”
為了幫助搬遷群眾盡快融入新生活,管委會的工作人員也是絞盡腦汁。比如,初次離開山區(qū)的老鄉(xiāng)不懂城里的交通規(guī)則,就教他們出行規(guī)則;搬遷戶第一次接觸防盜門、抽水馬桶,大家就演示給他們看;對于如何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更是采取了獎勵的措施……
胡昌光因股骨頭壞死,妻子受不了清貧,遠走他鄉(xiāng),他也因此染上了酒癮,成了管委會重點關注的對象,得到了細心地照顧。經過多次的交流,他也認識到自己不能再這么消沉下去,戒了多年的酒癮。
老兵陽長清今年已經85歲了,最近一直揪心殘疾證的年審。管委會干部康紀平獲悉后,主動幫他拍好照,并發(fā)給戶籍所在地的村支部書記。
“我們提供24小時的服務,只要有任何需求,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笨导o平稱,他們就是搬遷戶的“保姆”。
正是這些貼心的工作換來百姓的安心。郭秋連在搬進小區(qū)后徹底沒了“想搬又怕搬”的擔憂,“身邊有這么多人幫助,城里生活越過越有滋味?!?/p>
民生問題解決了,搬遷更有價值
易地扶貧搬遷多是由于自然環(huán)境惡劣、資源匱乏、生產力水平低下從而誘發(fā)“原生貧困”。
所以,建立有針對性的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要幫弱、養(yǎng)老、助學等,才能真正凸顯出搬遷的價值。
思源小區(qū)9棟3單元101的劉道生,搬遷前所住的地方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如今他的新居緊鄰縣工業(yè)集中區(qū),毗鄰九年一貫制的思源學校,距離縣人民醫(yī)院也不足3公里。
他不僅很快適應了新生活,還擔任起了樓棟長一職,幫助其他村民更快地適應小區(qū)的生活。
來自小沙江鎮(zhèn)的晏松榮有一副熱心腸,每天忙完家里的事后,她就會到養(yǎng)老服務中心做志愿者,幫助老人端茶倒水,打掃衛(wèi)生,“我們物質上脫了貧,精神上也脫了貧。”她滿臉笑容讓人如沐春風。
開學臨近,在思源學校讀六年級的李晴寫完作業(yè)后,正悠閑地看著電視,說起現在讀書的環(huán)境她最直接的感受是,再也不用每次走2個多小時的路去上學了。
3歲時就沒有媽媽的王鑫是個苦命的孩子,以前在老家上學時常因一個人走山路害怕而哭泣,如今學校一路之隔,出了家門進校門。“學校非常漂亮,我最喜歡這里的學校?!蓖貊涡Φ煤軤N爛,兩個小酒窩隱在甜蜜的笑容里。
為了讓搬遷戶的孩子就近入學,隆回縣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投資3000萬元在思源學校擴建一棟五層教學樓,增加1000個學位;投資4000萬元在興業(yè)小區(qū)附近新建城東幼兒園,提供600余個學位,搬遷戶子女在享受每期學前入園補貼500元的基礎上,每個月繼續(xù)減免150元保育費,全年可減少學前教育開支近3000元。
這些經歷了易地扶貧搬遷的孩子們不僅告別了大山生活,也告別了跋山涉水上學的歷史,開始享受更加公平、優(yōu)質的教育。
為解決鄉(xiāng)鎮(zhèn)安置小區(qū)群眾喂養(yǎng)雞鴨難題,在周邊流轉土地18畝,集中建設雞舍9200平方米,為每位搬遷戶提供5-10平米房的雞舍。一個個規(guī)劃落到實處,換來了村民的幸福感。
解決了入學的問題,看病就醫(yī)則是另一個解決了的大問題。
興業(yè)小區(qū)2棟一單元陳自權說:“以前去村衛(wèi)生室看病要走不少山路,來縣城更是路途遙遠?,F在不但小區(qū)旁邊就有衛(wèi)生室,到縣人民醫(yī)院打車也就幾分鐘的事。”因身體有重疾的他,時常因看病而撓心,曾經還因不能及時就醫(yī)而險些喪命。而在搬遷后,以前的難事都煙消云散了。
上個星期,年近6旬的老袁患支氣管炎,在醫(yī)院治療后得到了控制。他告訴記者,如果是擱以前,要么走10多公路的山路去鎮(zhèn)醫(yī)院看,要么等病自己痊愈。而現在搬進城里,不僅幾分鐘就來到了醫(yī)院,藥費報銷也為他“減了負”。
記者在小區(qū)內看到,就業(yè)服務站、婦女兒童之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圖書館、籃球場、充電樁、停車場、休閑文化長廊等生活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讓居民的生活方便、舒適。
“搬進小區(qū)以來我們已經開展廣場舞、籃球賽、中秋茶話會等活動60余次了,每天晚上都有露天電影看。”劉道生告訴記者。
搬遷群眾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等突出困難得到一攬子解決,廣大搬遷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就了業(yè)掙了錢,住得也更踏實
“在老家雖然掙不到錢,但有地種!搬過去沒有收入,喝口水都得花錢。”六都寨的鄒太芳在搬遷前顧慮重重。
從山上搬進小區(qū)的頭一天晚上她整夜未眠,雖然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但仍擔心未來的生活。
搬遷后,村民們一方面要失去原有維持生計的土地等生產資料,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完全不同的生活和消費方式,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經濟支出成了新問題。
如何提高搬遷群眾的收入,成了把群眾“留下來”的重點。
“后續(xù)扶持肯定是長期工作,完成搬遷后更重要的是后續(xù)扶持怎么跟得上,讓他們能夠就業(yè)、掙錢,才能真正安居?!甭』乜h發(fā)改局湘西地區(qū)開發(fā)股股長周劍說。在他看來,從山里搬過來的群眾,既要引導他們改變生活觀念和方式,適應城鎮(zhèn)生活,更要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提高收入水平。
當記者在小區(qū)的幫扶車間見到鄒太芳時,她正得心應手地縫制著一件大衣。“我在這個車間已工作2年了,由于是熟手,每月的收入可達5000元!”鄒太芳說,一邊在工廠上班,一邊照顧家里,生活非常幸福。
說是上班,其實就是在小區(qū)一棟家屬樓的一樓里。和鄒太芳一樣在忙碌的女工們有的在縫制、有的在裁布、有的在釘扣子,分工很是明晰。在她們看來,工廠給了她們“飯碗”,讓他們在小區(qū)住得更“踏實”了,也給了她們更有信心的未來。
樓上“安居”,樓下“樂業(yè)”,就業(yè)不出社區(qū)、增收就在家門口。目前,全縣共建成易地搬遷幫扶車間9個,共吸納搬遷群眾就近就業(yè)391人。
當然,幫助搬遷群眾就業(yè)、增收也不止“社區(qū)工廠”這么一個選項。該縣深化與廣州、深圳等地的勞務協作,通過組織赴粵返崗務工、“春暖農民工”專列服務活動等方式進行“點對點”對接、“門對門”輸送。截至目前,全縣搬遷群眾中已就業(yè)人數4220人,其中縣內1365人,縣外省內699人,省外2156人。
同時,抓住搬遷戶能力和素質培訓兩個重點,針對不同務工需求和培訓意愿,精心準備培訓“單子”,今年已培訓搬遷群眾129人。
“我們出去打工,不僅免車費,還有禮品?!币郧伴L年在外打工的楊水娥介紹。這兩年,她在幫扶車間工作和在小區(qū)做保潔,每年收入達5萬元,日子越過越富裕。
肖細紅老家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2010年在外出務工途中發(fā)車禍,從此患上糖尿病、心臟病、血栓等疾病,每年醫(yī)藥費達6萬元。
2019年7月,肖細紅一家搬入縣城集中安置區(qū),通過就業(yè)技能培訓,她決定在小區(qū)開一家?guī)头鲕囬g和理發(fā)店,于是借來了40萬元啟動資金,并從小區(qū)的搬遷戶中招聘了32名工人,現如今客商均來自廣州、深圳、新邵等地。
在政府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搬遷群眾逐漸認識到“唯勤勞可致富”的道理。
來自小沙江鎮(zhèn)的李傳洪組織了建筑勞務隊,帶領10多名搬遷群眾到工地扎鋼筋,人均每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來自六都寨鎮(zhèn)大東山村的陳愛軍在縣民政局的幫助下,開了一家福利彩票站;在縣人社局的幫助下,又當上了勞務經紀人;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又投資30余萬元開了干洗店。
來自七江鎮(zhèn)的黃元吉經過培訓后從銀行無息貸款買了一臺挖土機,每年有幾萬元收入,還當上了搬遷安置點管委會副主任。
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yè),讓搬遷群眾的腰包鼓起來,信心足起來。
無論是建設“社區(qū)工廠”讓搬遷群眾樓下“樂業(yè)”、提供技術培訓支持外出務工,還是以工代賑帶動就業(yè)、公益崗位安置就業(yè)、產業(yè)鏈條促進就業(yè),亦或是后續(xù)產業(yè)扶持體系,各項鼓起搬遷群眾口袋的措施,讓居民徹底安心地住下來、富起來。
(作者 羅中利 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