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武岡市龍溪鎮(zhèn)同心村的保潔員(左)將回收垃圾的錢結算給村民。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新華社長沙6月15日電(記者席敏、陳文廣)“廢紙47斤、塑料1斤、廢鐵1斤……”保潔員譚存銀一邊吆喝,一邊將剛過完秤的廢品往車上搬。隨后,他和農戶銀春香結算,當場付了19元錢。
沒等譚存銀推車離開,又有幾名村民挑著擔子趕過來。一沓沓舊報紙、壓扁了的塑料瓶、廢舊鋼筋條,一一擺在譚存銀面前。村民們看著他逐一過秤,然后笑呵呵地接過現(xiàn)金。
6月14日,在武岡市龍溪鎮(zhèn)同心村,一家廢舊利用再生資源公司的員工在計算當日在該村收集到的垃圾總量。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這樣的場景,對于譚存銀所在的湖南省武岡市龍溪鎮(zhèn)同心村村民來說,已是習以為常。過去村內路邊常見的垃圾不見了,一些廢品變成了值錢的“寶貝”。每當廢品積攢一段時日,村民就等著保潔員上門收購。
自2017年8月起,武岡市開始在農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建立起“戶分類、組保潔、村回收、公司轉運處理”的垃圾收運網和再生資源分類回收網“兩網融合”的分類管理機制。
6月14日,武岡市龍溪鎮(zhèn)同心村的保潔員將打包好的垃圾稱重,以供一家廢舊利用再生資源公司回收。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武岡市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干部譚波說,截至目前,武岡全市已有半數(shù)以上的村莊設立可回收垃圾收集點,垃圾治理率達到95%,分類回收率達60%以上。
同心村黨支部書記肖小玲說,過去村里垃圾處理是讓她最頭疼的一件事,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后,村里有了6個保潔員,除道路和河道各1名保潔員外,有4名院落保潔員專職負責村莊清掃和各家各戶垃圾回收。
6月14日,武岡市龍溪鎮(zhèn)同心村的保潔員在可回收垃圾收集點打包收集到的紙箱。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記者了解到,在同心村,每家每戶都發(fā)了兩個垃圾桶,用來放不可回收垃圾。對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村民們會對照回收手冊,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等著賣錢。
在銀春香家門口有一條小溪,前些年這條小溪兩邊堆滿了垃圾,溪水渾濁不清,被稱作“臭水溝”。自從開展垃圾分類以來,溪邊的垃圾再不見蹤影?!耙郧斑@里一到夏天就臭熏熏的,現(xiàn)在大變樣了。你看,水多干凈。”銀春香說。
6月14日,武岡市龍溪鎮(zhèn)同心村的保潔員(右)在給從村民家回收的垃圾稱重。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垃圾分類不僅帶來村莊面貌的變化,也給村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譚波算了一筆賬,現(xiàn)在武岡全市每年能減少填埋垃圾8500噸,群眾和保潔員年可增收426萬元。
6月14日,武岡市龍溪鎮(zhèn)同心村的保潔員拉上拖車和秤去村民家回收垃圾。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6月14日,廢舊利用再生資源公司的員工統(tǒng)計好當日在武岡市龍溪鎮(zhèn)同心村回收的垃圾總量后,同心村黨支部書記肖小玲(右)在表格上簽字。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