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81年前,這首曲調輕快、富于彈性的小軍鼓般的戰(zhàn)歌,以極具戰(zhàn)斗力、感染力的詞曲,生動描述了游擊隊健兒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象,其歌詞吻合我軍游擊戰(zhàn)法,受到熱烈歡迎,曾經(jīng)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這首抗日戰(zhàn)歌就是一代音樂宗師賀綠汀的傳神之作。
賀綠汀,邵東人,當代著名人民音樂家、音樂教育家,早年參加邵陽工農(nóng)運動和廣州暴動,曾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中國音樂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一生創(chuàng)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六首管弦樂曲、十多部電影音樂及器樂獨奏曲,代表作有《牧童短笛》《游擊隊歌》,著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
資料圖
1937年8月,日本侵犯上海,制造“八一三”事變,上海軍民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賀綠汀和進步文化人士宋之的、塞克等一起加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到抗戰(zhàn)前線宣傳抗日救亡。那年冬天,他們來到山西抗日前線臨汾時,八路軍辦事處正在臨汾城西郊劉莊,辦事處主任彭雪峰特意送了有關敵后軍民開展游擊戰(zhàn)的文件資料,游擊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深深感染了他。這時,他們參觀了一個八路軍總部新成立的炮兵團,指戰(zhàn)員們紛紛指著看到從日寇手里繳獲來的一門門大炮非常興奮告訴他:“咱們從陜西出發(fā)時還沒有一門大炮,這些大炮都是從日寇手里繳獲來的”。在前線演出的日子里,賀綠汀與指戰(zhàn)員有了更直接的接觸,對游擊戰(zhàn)法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特別在聽了朱德、任弼時、賀龍等首長的報告后,進一步了解了抗戰(zhàn)的形勢和策略,認識到打敗日本侵略者,既要靠正規(guī)軍,又要靠游擊隊。
這年冬天的一個寒夜,在一農(nóng)戶冰冷的煤倉里,借著微弱的煤油燈光,一股要為游擊健兒譜寫英雄贊歌的沖動和靈感像山泉般迸發(fā)而出,在八路軍抗戰(zhàn)前線一幕幕所見所聞掠過腦海,化作一串串激越火熱的音樂旋律,連詞帶曲、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創(chuàng)作出名垂青史的軍旅歌曲——《游擊隊歌》。
游擊隊歌原稿
《游擊隊歌》在洪洞縣高莊召開的八路軍總司令部高級將領會議的一次晚會上首演,得到朱德、任弼時、劉伯承、賀龍等高級將領的一致好評。朱德說:“寫出了我們游擊隊員的英勇氣概,八路軍正需要這樣的歌。”楊得志專程請賀綠汀教戰(zhàn)士們唱這首歌,并說:“一定要唱會《游擊隊歌》,我們才出征”。這首歌成了八路軍最熱愛的一首戰(zhàn)歌,年青人唱著它奔向延安,戰(zhàn)士們唱著它趕赴戰(zhàn)場,歌曲隨即在華北各敵后根據(jù)地傳唱開來。
資料圖
1943年7月的一個晚上,在延安王家坪八路軍總部禮堂文藝聯(lián)歡會上,《游擊隊歌》再次響起,歌聲剛落,會場上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毛澤東正在現(xiàn)場,周揚把指揮者賀綠汀領到他面前,介紹說:“這是《游擊隊歌》的詞曲作者賀綠汀同志,剛來不久,湖南邵陽人。”毛澤東握著賀綠汀的手說:“你的《游擊隊歌》寫的很好啊,你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從此,《游擊隊歌》從延安這片熱土上傳唱開來,成為鼓舞全國軍民抗日殺敵的進行曲。
賀綠汀在我國音樂界建樹頗多,德高望重,贏得中共幾代領導人對他的關愛和全國人民的愛戴,他的音樂喚醒了一個民族,催人奮進。1993年,江澤民總書記為賀綠汀從事音樂工作70年題詞:譜寫生活的強音,謳歌人民的事業(yè)。
穿越歷史的時空,在決勝小康、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業(yè)中,《游擊隊歌》仍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那激越豪邁、熱血沸騰的旋律仍將在新時代回響。
來源:中共邵陽市委黨史研究室“紅色邵陽”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