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9月14日訊(通訊員 關楊博 姚文智)近日,武岡市稠樹塘鎮(zhèn)善星小區(qū)舉行的“消費扶貧月”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產自貧困戶的一批價值5萬元的特色“土貨”不到1小時就被愛心人士采購一空。作為參與消費扶貧的“??汀保撴?zhèn)商會會長沈云標當天帶隊出馬,領著大米、蜂蜜、花生等公司員工喜愛的優(yōu)質農副產品滿載而歸。
穩(wěn)定脫貧靠產業(yè)。消費扶貧就是發(fā)揮市場機制、動員社會力量通過消費助力扶貧產業(yè)的有效舉措。通過搭建扶貧產品與商家、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既豐富城市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又鼓足貧困群眾增收的“錢袋子”,從而帶動貧困村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發(fā)展生產,最大程度最大可能激發(fā)起廣大群眾勞動致富的決心和信心,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勝利。
如何真正把“消費扶貧”巨大的市場潛力變成強大的脫貧致富動力,讓特色農產品的消費者“頭回客”成為“回頭客”?武岡市近年來繼續(xù)做好“強壯”扶貧產業(yè)這篇文章,不斷完善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在產品質量和特色上下了更大的功夫。為進一步暢通消費扶貧渠道,該市大力改善貧困地區(qū)通信基礎設施,通過開設夜校、網校加大培訓力度,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挑上電商銷售的“金扁擔”。針對部分扶貧產品賣不上價、貧困群眾增收乏力的堵點,武岡市還積極打通物流到貧困村的“最后一公里”,不斷提高物流通達率,讓更多的扶貧產品更便捷地“飛出大山”。與此同時,逐步補上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這些短板,全面順暢出村“最先一公里”,為鮮活農產品更快融入全國大市場找到好出路。
把好消費扶貧質量關刻不容緩。扶貧產品安全可靠,消費者自然愿意購買,也更容易形成消費黏性。為此,武岡的一大批貧困村積極適應市場需求,從提升質量意識著手,把好生產流程各個關口,確保生產全程綠色安全。以強化扶貧產品生產機制為契機,這些貧困村還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農民的組織化水平,推行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加強質量安全檢測,讓扶貧產品的質量更有保障。
如今,武岡城鄉(xiāng)如火如荼的消費扶貧活動,極大緩解了不少貧困地區(qū)農產品的銷售難題,讓各類特色產品走出原野深山,走進商場超市和市民餐桌,撐起了一個個扶貧產業(yè),為提質增效提供了最佳機遇,也讓許許多多的貧困家庭摘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借助這股扶貧東風,該市今后將應乘勢而上,立足產業(yè)鏈,提升硬實力,助力扶貧產品繼續(xù)開拓新市場,為脫貧致富和鄉(xiāng)村振興提供更可靠的產業(yè)支撐。